本文來源:華龍網
在《開學第一課》舞臺上,青年演員還原了藍蒂裕給兒子留下遺囑的場景。視頻截圖
9月1日,2021年《開學第一課》于晚上8點在央視綜合頻道如期而至。從立志用知識建設祖國的核動力專家彭士祿,到三代傳承為國守邊的拉齊尼一家;從踐行初心的閩寧第一批移民謝興昌,到用教育改變大山女孩命運的“七一勛章”獲得者張桂梅校長,以及奮力拼搏、為國爭光的航天員、飛行員、奧運健兒等新時代奮進者群像,無不用榜樣的力量激勵著廣大青少年堅定理想、發憤圖強。
央視《開學第一課》重慶父子賡續紅色基因
在央視《開學第一課》的第一篇章《理想是火 點燃革命熱血》中,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繹的,情景劇《烈士家書》,講的就是一對重慶父子,賡續紅色基因的故事。
藍蒂裕,1916 年出生于重慶梁平。青年時參加救亡運動,曾擔任《新華日報》發行員,后做黨的交通聯絡工作,期間,結識革命伴侶鄭徹。
大兒子出生時,妻子鄭徹讓藍蒂裕給兒子取名字,他沉吟了半晌說:“孩子就叫耕荒吧,中國在日本帝國主義的蹂躪和國民黨的黑暗統治下,荊棘叢生,滿目瘡痍,正如一片荒蕪之地。耕荒,就是要孩子以墾荒者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,去進行革命的開墾,把祖國建成美麗的園林。”
紅巖英烈藍蒂裕之子藍耕荒亮相《開學第一課》。 視頻截圖
1948年,藍蒂裕被派往梁平,參與開辟梁平、墊江游擊區工作,組織農民運動和武裝斗爭。當年冬,在梁平不幸被捕。敵人的種種酷刑把藍蒂裕折磨得暈倒過去,但醒后,他仍毫不屈服:“我就是共產黨員,除此之外你們別想得到半個字。”
長期的革命斗爭錘煉了藍蒂裕機智勇敢的品格,從梁平監獄到渣滓洞監獄,他常為獄中難友們主持公道,由于他胡子很長,大家便親切地稱他為“藍胡子”。
1949年10月28日上午,藍蒂裕被敵人公開槍殺于大坪刑場。臨行前一天,預感到自己即將遭遇不測,他在一個廢棄香煙盒上寫下了詩歌《示兒》。
犧牲時,藍蒂裕的兒子藍耕荒年僅5歲。長大以后,藍耕荒繼承父親遺志,在軍隊和地方工作中都作出了貢獻,周恩來總理還曾接見過他,并滿懷深情地勉勵他:“一定要繼承父親的遺愿,在部隊好好干,做一個紅色接班人。”
藍蒂裕于重慶歌樂山的渣滓洞監獄寫給兒子藍耕荒的詩:
你——耕荒,
我親愛的孩子,
從荒沙中來,
到荒沙中去。
今夜,
我要與你永別了。
滿街狼犬,
遍地荊棘,
給你什么遺囑呢?
我的孩子!
今后,愿你用變秋天為春天的精神,
把祖國的荒沙,
耕種成為美麗的園林!
新村實驗小學學生劉俊辰觀看《開學第一課》。新村實驗小學 供圖 華龍網-新重慶客戶端 發
學生觀后感:向英雄學習 強國有我!
今晚,重慶市多所中小學和高校的學生與教師收看了2021年《開學第一課》。
巴川量子中學的師生集體觀看了節目。學生鄭文藝在觀看了藍蒂裕的故事后寫道:“多少前赴后繼,無私奉獻,只為照亮前路。”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青少年,她立志,要讓自己發光發熱,建設國家。“向英雄學習,強國有我!”
東和春天實驗學校學生李旻昊對藍蒂裕父子的故事也印象深刻。尤其在得知藍蒂裕犧牲后,李旻昊十分低落。雖然年僅7歲半,他仍告訴記者:“我以后要向英雄學習,報效祖國。”
兩江新區人民小學學生袁熙然認為,今年的《開學第一課》很特別,讓她看到了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,而故事里的叔叔阿姨,都是她學習的榜樣。
重慶巴川量子中學集體觀看《開學第一課》巴川量子中學 供圖 華龍網-新重慶客戶端 發
教師觀后感:這是一次堅定不移的信仰教育
西南大學二級教授,博士生導師董小玉說2021年的《開學第一課》是振奮人心的第一課,是一次堅定不移的信仰教育。從前輩和這些優秀典型人物的身上,可以看到立志高遠的創新意識;百折不撓的斗爭意志;堅忍不拔的奉獻精神。她說:“這一課將一首首胸懷祖國、心系人民的英雄壯歌沁入孩子們的心靈。”
江北區新村實驗小學三年級教師黃玉琴說:“正是因為老一輩革命先烈對理想和信仰的無比堅定,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。”作為青年教師,她勵志,要在未來的工作中繼續潛心教書育人,以先輩們的理想之光為“燈塔”照亮前路。
兩江新區人民小學教師陳歡在收看了節目后說,立志要做“紅色播種人”。“理想照亮未來,有理想就要有行動。”陳歡認為,作為一名教師,扎根一線教育教學工作,在崗位中,應不忘黨員初心,踐行教師職責,以實際行動踐行一名人民教師的責任和使命。
(責編:蓋純、張祎)
您見過的最美身影是什么?是抗疫逆行還是高溫堅守?在九龍坡區西部的千年古鎮銅罐驛,最近幾天的最美身影或許是兩個人的交疊——一個強健的
打造文娛新地標 華娛集團旗下“WUDU無界空間”線上品牌發布會啟動
9月1日,文娛行業內首次線上發布會【WUDU無界空間】品牌發布會正式啟動!解鎖存在于概念維度的空間幻想,這場觸發視聽體驗,沉浸場景